1894年5月31日,朝鲜农民军攻占陕西男篮豪取七连胜,稳坐东部第三了全州,朝鲜政府请求清朝出兵镇压起义。这一天也正好是日本第六届议会通过对内阁不信任的上奏案,造成了明治政府最大危机的一天,但当汉城传来朝鲜已请清政府出兵的急报时,伊藤首相和山县枢密院议长就把它当作是天助而高兴。按照《天津条约》的具体解释,如果清政府向朝鲜出兵,日本也就可以出兵。这正是发动预先准备好了,以控制朝鲜为目的的战争的极好机会,而且不是还可以转移议会与国民对官僚专制政府的攻击目标,而使之云消雾散吗?
伊藤首相和山县枢密院议长反复商议,根据山县的坚决主张,于6月2日解散了议会。同时在这一天,决定出兵朝鲜。5日,就迅速成立了大本营,即战争的最高指挥部,下令动员第五师团。12日,清政府军队在汉城以北的牙山登陆,日本混成旅团的先遣部队也于同日在仁川登陆。接着,约七千人的整个旅团在十六日全部登陆完毕,真是快如闪电。其实,参谋本部早在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以前的5月下旬,就开始进行出兵准备。6月1日,就以“陆军大演习使用”为名,把日本邮船公司的轮船紧急集中起来。然后就只是等待公开宣布出兵了。
全瑧凖等得知清政府和日本出兵朝鲜,即于6月11日与朝鲜政府休战,退出了全州城。因此,日清两国军队到达时,已经根本没有任何“镇压民乱”的借口了。此时,接受川上操六参谋次长密令的内阳良平等人,组成了称为“天佑侠”的特务队,自称援助“东学道”,实际打算扰乱朝鲜的社会治安,但朝鲜农民没有上陕西男篮豪取七连胜,稳坐东部第三他们的当。这就是内田等人所说的“东亚解放”,“日朝联合”的真相。就是在日清开战以后,日本军队仍和朝鲜军队一起,共同镇压了全瑧凖的农民起义军队。
还有,仁川的日本军队向牙山的清政府军队挑衅,但清政府军队未为所乘,使日本没有得到预期开战的机会,这样,日本政府便于6月16日向清政府提议,由日清两国共同劝告朝鲜政府实行“内政改革”,但遭清政府拒绝。陆奥宗光等人也已预料到达一点,所以此后日本政府就单独向朝鲜政府提出“改革”方案,迫其实行。这一“改革”方案一直遭到朝鲜的坚决拒绝,日本驻汉城公使大鸟圭介就于7月20日向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政府宣布废除和中国的从属关系。23日,日军占领王宫,赶走了掌握政权的王妃闵氏一族,以大院君为执政,组成了亲日内阁。
原来向朝鲜提出的“改革”,只不过是想为日清开战制造机会罢了。关于这一点,在陆奥外相的备忘录《蹇蹇录》中有很清楚的自供。两天以后的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丰岛海面的中国舰队,并击沉运输船。29日,日本陆军对牙山和成欢的清政府军队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进攻。三天后,8月1日才向中国宣战。
对中国开战和对英修改条约
日本政府决心开战时,最注意的是英俄两国的动向。和英国进行的修改条约的谈判要以最快的速度早日达成协议,这是开战所必需的前提。
在伦敦担任谈判的青木公使觉察到“英国人有意让日、清两国军队留在朝鲜北部或全境,英国就可不费力地防止俄国南侵。”乃于6月(日期不详)向英国政府提出日清两国“打一仗前后”即缔结条约,把朝鲜作为日清两国共同的保护国,“以尽早地遏止俄国人南侵”的提案,得到英国政府原则上的同意。这是日本想以替英国承担牵制俄国南下的任务,来取得英国对日本自己侵入朝鲜的支持。
日本的这一态度,使英国得到满足。7月16日,青木公使和英国外相金巴莱签署了日英修正条约。签字后,金巴莱外相向青木公使和日本政府致祝词说:“这个条约所具有的性质,对日本来说,与其说是能使中国的大军败走,不如说更具有远为优越的性质。”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发动的违反国际惯例的突然袭击,就是在这九天以后的事情。当时中国军队雇佣的英国船也被击沉,但英国方面并未就此说一句使日本为难的话,而当时俄国明显地进行了干涉。但是伊藤首相写给陆奥外相的指示说(6月25日),为牵制俄国,我们采用的是“我们要依赖英国”的方针。
新条约在批准后五年生效,生效同时即完全废除治外法权,而代之以日本内地的开放,但不给外国人土地所有权,只给长期的租借权和地上权,而原有居留地的永久租借权则继续保留。以上述各项为条约的要点,条约的有效期,限定为生效后十二年。此后也就能够缔结完全平等的条约。新条约批准后,于8月25日换文。接着,在这一年的11月和12月,分别与美国和意大利也缔结了新条约。到1897年底,与欧美所有国家之间全都缔结了效仿日英条约的新条约,从1899年7月17日或从8月4日开始生效。
这不仅对日本民族主权的完全独立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展,而且从它是亚洲的国民与欧美各国缔结的第一个没有治外法权的条约这一点来说,在亚洲历史上也有其进步意义。尽管这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宪法的虚伪的产物,但总算是有了宪法和议会后,日本在政治上有所进步的一个成果。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次修改条约,乃是专制政府利用了国民的民族力量,使日本成为英国在远东的前哨阵地,因此,它还不能算是完全平等的条约,而是和日本统治阶级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纠缠在一起的。它体现了整个日本近代历史的民族的光荣和耻辱,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战争的发展和下关议和
宣战后,日本政府把大本营迁至广岛,天皇以大元帅身分也移至广岛的大本营,建立了完全举国一致的体制,“集中日标,讨伐中国”的一致对外的情绪,控制住了全体国民。战局的发展是日军连战连胜。陆上,9月15日于平壤打败了在朝鲜的清国军队主力;海上,于同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击败了中国舰队的主力,完全掌握了制海权;10月下旬,第二军于辽东半岛登陆,一下子占领了旅顺。平壤战役后,从朝鲜北上的第一军,越过国境,进入中国领上。1895年2月占领牛庄、营口;同月,第二军也占领了山东半岛的威海卫,失掉根据地的中国北洋舰队因此投降。
开战时,日本动员了陆军七个师团的兵力约十二万人,海军军舰二十八艘,约五万七千吨及鱼雷艇四艘。清政府的步兵(包括炮兵)和骑兵是三十万人,再加上开战后新编成的部队,据说共有六十万人,但据推测其投入战场的军队却少于日本。海军出动了包括两艘钢铁巨舰在内的二十五艘军舰,其总吨数和火力虽然都超过日本海军,但因各舰新旧大小不一致,所以作为舰队来说,缺乏平衡性和统一性。
总之,在兵力的数量方面,清政府的陆海军都超过了日本,但其质量却显著低劣。在清政府军队中,因将军们的地方割据,造成了军队装备、编制的混乱和指挥系统的不统一,军队多数归军阀私人所控制,士兵训练质量低下,指挥官幼稚无能。这反映了清国政治社会体制的封建性质。与此相反,日本在政治上坚强统一,完全能够成功地动员国民大众投入战争,军队的组织和编制整齐,能够上下一致,并有周密的训练。
清政府在开战后也没有统一意志,对日战争几乎只是李鸿章的北洋军阀的战争,就连李鸿章本人也是不想打仗的。陕西男篮豪取七连胜,稳坐东部第三他在平壤陆战和黄海海战后,就急于求和,把担任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德国人作为其私人代表,派往日本讲和,伊藤首相则以其无代表资格,未加理睬。于是,李鸿章又于1895年1月底,派出两名中国人为全权代表,并伴有美国人顾问,前往广岛;但伊藤等人认为战场上的胜利,再稍加扩大战果后进行讲和方为有利,于是要求清政府:如真要讲和,就要派李鸿章那样的最高级官员为使节。在此期间,日本军队进攻了台湾和澎湖。这是由于海军的强烈主张,企图占领两地为日本的领土。
由于清政府方面毫无战意,所以包括占领台湾在内的整个战争中,日本军队死亡一万七千零四十一人,其中因患赤痢和其他疾病而死亡的有一万一千八百九十四人,而战死的仅为五千一百四十七人。就从这点,也可知道几乎没有什么激烈的战争(日本在1868年的内战中,新政府的兵力与这次战争动员的兵力同为十二万人左右,而其战死者约三千六百人,负伤者三千八百人,与此相比,也可判明日清战争的程度了)。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亲自担任全权代表来到下关,从次日开始进行和谈,但在24日,李鸿章遭日本战争狂热分子狙击。日本政府担心这件事会发展为国际问题,成为各国,特别是俄国干涉媾和的机会,因而认为还是以尽快达成和谈为宜,便于27日答应了李所要求的无条件停战。这次外交十分顺利。媾和谈判因此而有了迅速地进展,未给各国干涉以可乘之机。4月17日,日清两国的全权代表在日本的下关签署了媾和条约和附属议定书。
日清甲午战争从开战到讲和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在政府的领导下,把政治和军事统一起来,而不允许军事上独断专行。作为文官的伊藤首相,得到天皇的特许,正式参加最高统帅机关--大本营的会议,也保证了政治和军事的统一。因为有了这个统一,就使和谈能够早日完成。
讲和的条件是苛刻的!尤其是承认其资本输出的自由这一项,反映了世界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阶段,即与过去的商品输出并行,或者是超过了商品输出而强烈地要求资本输出的阶段。
不用说,日本新得到的这些特权,欧美各国也都可以根据它们对华条约中最惠国待遇的条款,而当然可以马上取得的,但当时的日本资本主义却未发展到强烈要求单独进行资本输出的程度。事实是甲午战后日本也几乎未向中国输出资本,而英国等资本却反而乘此机会流人中国。从结果来看,是日本为欧美列强铺平了向中国输出资本的道路。大概这项关于资本自由输出的条款并非出自日本资本主义本身的要求,而是想以此来获得欧美各国对和约的广泛支持。
日本就这样,从被欧美各国压迫的国家,成为与欧美各国狼狈为奸,压迫朝鲜、中国的国家;在成为拥有殖民地的帝国的同时,又为欧美帝国主义打开了对中国进行政治压迫、瓜分领土和资本剥削的道路,博得了欧美帝国主义的欢心。更为讽刺的是,日本竟然还能把甲午战争说成是把亚洲从欧美帝国主义铁蹄下解放出来的战争!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